更新时间:2022.04.11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9年11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8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为依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协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
由法官主持,先由法官查明当事人到庭情况,再交待法律纪律,告知双方权利义务,然后进行法庭审理,先由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答辩,双方举证、双方辩论,法院调解,最后陈述,宣判。但法官可能会根据法庭审理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是千篇一律的。
庭审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即证据,合同纠纷往往证据繁杂,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诉讼策略,包括对证据的清单,证据的出示,庭审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总之庭审是原被告双方对自身利益和诉求的表达地,应当依法、有理、有节、有据。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一审裁定驳回起诉,二审有以下处理方法: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3、原判决认定基本
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的规定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
代理合同中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法律责任有: 1、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负连带责任; 2、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职责,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责任; 3、无权代理造成损害的责任。
法律对案件的审理期限有规定。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的二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但如果是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等,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延长的,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
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应当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以及应当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等。
刑事诉讼法关于中止审理的规定: 1、自诉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2、起诉后被告人逃脱,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3、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4、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期间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
延期审理时间是不计入审理期限的。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