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并非所有的挪用公款行为都构成犯罪。挪用公款罪的成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必须要当事人满足一定的数额,一般情况下必须是挪用的公款用作私用,并且是私自挪用公款的行为。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的认定为挪用公款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犯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应这样处罚:对于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直接责任人员,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是看是否符合以下构成要件: 1.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2.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
1.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款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经手、管理特定款物的工作人员。 2.犯罪目的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目的是为了个人使用或者为他人进行非法活动、营利活动;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另行使用,如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没有用于个人,但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定为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
挪用公款罪符合缓刑条件是可以判缓刑的,挪用公款罪缓刑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三、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挪用公款罪的最高法定刑是无期徒刑。第一量刑幅度是: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个量刑幅度则是,犯挪用公款罪,且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三个量刑幅度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公款中这样认定共犯:两个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共同挪用公款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
挪用公款金额认定的规定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巨大”。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较大”;
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