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3
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拖欠工资全称是无故拖欠工资,即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拖欠劳动工资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
按照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样可避免许多劳动者因错过维权时间无法维权的遗憾。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年。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为前置程序,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如果是在在职期间追讨拖欠的工资,没有申请仲裁的时限限制。如果已经离职的,对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公司欠工资打欠条也是可以的,不过如果公司没倒闭的话,不用欠条也没有问题,写了欠条只能按民事程序去要求欠款了,没有欠条可以程用劳动仲裁来要求工资的。
拖欠工资引起的劳动争议首先应该适用劳动仲裁,所以不能适用诉讼时效。仲裁之后,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
拖欠工资属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
拖欠工资争议时效一般是一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如果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工资争议,则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如果劳动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没有去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就会失效;但如果劳动者在职的,则不受上述限制;但劳动合同终止的,则应当在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去申请,否则也会失效。
拖欠工资的争议有时效的规定,一般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如果有中止的情形,可以依法从中止之日起重新计算时效,也就是如果中途讨要了工资,那么从讨要的那一天重新开始计算一年。但是如果还在上班的,则不存在失效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