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应当先做工伤伤残登记鉴定,根据伤残等级来赔偿。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在工地干后受伤后,首先需要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申报,也可以由工人自己或家属申请;其次如果伤情影响劳动能力,则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之后认定属于工伤的可以得到工伤保险的赔偿;也可以向单位主张工伤赔偿。如果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工地临时工人受伤赔偿如下: 1、可以由单位或者劳动者本人依法申请工伤认定,之后携带工伤认定书等材料来申请社保经办机构理赔; 2、如果不属于工伤的,则可以依法申请人身损害赔偿。 员工工伤处理流程具体是什么 工伤处理程序如下: 1、向人社局申请
工伤索赔程序是: 1、工伤报告程序; 2、工伤认定程序; 3、工伤鉴定程序; 4、协商赔偿程序; 5、劳动仲裁程序; 6、法院审理程序; 7、执行程序; 8、申诉程序。
对于在工地受伤了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是属于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工伤赔偿责任,根据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应工伤等级赔偿相应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医疗费、误工费以及营养费等。
工地干活受伤索赔的步骤: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由单位在事故发生三十日内,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持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费用的凭证等材料,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赔偿,按核定数额给与赔偿。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的赔偿:有工伤社保赔偿和企业单位赔偿。在工地受伤后,需要先做工伤鉴定,然后拿鉴定书和相关材料去社保部门提交申请,另外与单位协商要求单位赔偿。治疗期间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都是单位承担。
工人在工地受伤索赔流程: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资料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者外出打工受工伤的,可以依法先申请工伤认定,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就可以依法申报工伤待遇。工伤待遇包括但不限于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照常由用人单位支付,以及治疗工伤所需要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进行支付等。
工地上受伤,如果用人单位为工人投了工伤保险的,工人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给工人医疗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如果单位没给工人投保的,由单位为工人支付该笔费用。
工人在工地上受伤的首先应该申请工伤认定,然后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