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8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 1.协商(和解)。协商达成一致,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没有提出调解申请,调解委员会可以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主动调解。 3.仲裁。劳动
民事诉讼的案由一般有: 1、人格权纠纷。 2、婚姻家庭、继承纠纷。 3、物权纠纷。 4、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 5、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 6、劳动争议、人事争议。 7、海事海商纠纷。 8、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
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欠条达成的还款协议。如果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该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 2、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
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首先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达成还款协议,根据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
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协商由当事人自行完成,调解在有关机构或者个人的组织下进行。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劳动争议必须经过仲裁; 2、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 3、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4、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5、有效时限内提出诉讼。
借条的诉讼时效主要有两种种类型: 1、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3年; 2、借条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就从出借人要求还款的次日起计算3年,如果有准备期的,从准备期满的次日起计算3年,当事人一直未主张还款的,
诉讼代理的四种形式有: 1、法定代理人:法律上为无行为能力人建立的代理制度; 2、法定代表人:法律上是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从事活动的代表制度; 3、指定代理人:当没有行为能力的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使代理权时,法院规定法院为其
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1、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发生劳
劳动合同争议诉讼时效的情形如下: 1、劳动仲裁申请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