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违约金与赔偿损失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并用的。最新《民法典》规定的违约金具有补偿性,数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同时适用违约金与赔偿损失的,赔偿数额会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死亡损害赔偿金不是遗产。法律上明确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即是在公民死亡前就已经存在的属于公民的合法财产。而死亡赔偿金是受害人死亡后赔偿义务人支付受害人近亲属或法定继承人的财产损失。死亡赔偿金并不符合遗产的构成要件,所以死
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还包括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当事人可以根据主合同的情况自行约定抵押担保的范围,当事人约定的担保责任可以小于或者等于主合同债务,但不得高于主合同的债务。
当事人只能选择一种承担违约责任方式,不可并用,而且违约金就是损失赔偿金,两者虽有区别但都是对守约方进行补偿,其本质是一回事。因此,违约方不能既承担违约金又赔偿损失。
对于受侵害人所作出的损害赔偿金,其金额、范围应当根据以下规定进行确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支付违约金的条件有: 1.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 2.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 3.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等。
违约金和损失赔偿金,不能同时主张。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需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的损失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但不能同时要求赔偿违约金和损失赔偿金。
损害赔偿违约金,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的,违约金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有约定违约金的,依照其约定,一般约定的违约金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
损害赔偿违约金,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的,违约金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有约定违约金的,依照其约定,一般约定的违约金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
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用金钱来补偿另一方由于其违约所遭受到的损失。损害赔偿与支付违约金可以并用。损害赔偿与支付违约金都是合同责任的主要方式。前者主要是一种补偿性的责任形式,而后者则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双重属性。所以,损害赔偿通常要与实际损害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