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7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是他人的生命权。作为、不作为均能达到剥夺他人生命的结果,即作为和不作为均可构成故意杀人罪。其中,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杀人罪,只是针对那些负有防止他人死亡结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根据我国《刑法》当中的规定,自首是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因此,如果故意杀人后又有自首行为的话,那么通常是会在具体的量刑范围内减轻或从轻处罚的。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刑事故意伤害罪的处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若故意杀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对其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处以其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刑法》规定,对依照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故意伤害致残的法定量刑是:如果是普通残疾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有以下情形进行侦查: 1、对已立案的进行侦查; 2、在侦查期间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要收集相关案件证据的进行侦查 3、对符合逮捕程序的进行依法逮捕。
各类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有所不同,总体上来说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最首要的条件是有证据证明确实存在犯罪事实。治安案件的立案条件是存在危及公共秩序的事件。
残疾人犯罪,除精神病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律规定了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即精神病人在不能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
故意传播艾滋病可以按“传播性病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规定: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刑法对不报安全事故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
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若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既遂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1、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如果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