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2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规定是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劳动合同无效后不需要撤销,申请确认无效即可。无效的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虽然签订,但是国家不承认其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一般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就产生法律效力,但无效劳动合同自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发生履行的效力。
可撤销合同是指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如果当事人撤销合同,合同无效;不撤销合同,合同就有效的一种合同。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不同。
所谓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
赠与合同可以撤销,赠与合同的撤销有以下两种: 1.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得由赠与人依其意思任意撤销赠与合同。 2.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 赠与合同中,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后,赠与人即丧失了任意撤销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
下列条件下签订的合同可撤销: 1、当事人基于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2、当事人受对方欺诈,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3、当事人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趁虚而入,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等法律规定的条件。
合同诈骗有下列常见类型: 1、订立合同时使用假的单位名称或姓名; 2、合同的担保物是假的产权或假票据; 3、以订立小额合同的方式欺骗对方; 4、取得货款后逃跑等常见的类型。
合同撤销权撤销事由如下: 1.订立合同存在重大误解。 2.订立合同显示公平。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胁迫,是指一方采用违法手段,威胁对方与自己订立合同,被胁迫一方因恐惧而订立合同。被胁迫一方也有意思表示,因此被胁迫订立的合同,与其他可撤销的合同一样,也是成立的合同。如果采用暴力手段,拿着别人的手指盖章或签字,这种情况称为“绝对强制”或“人
经双方同意,口头合同可以撤销。法律规定,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双方口头同意撤销合同的,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和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反真
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这种故意反映在行为人要约或承诺过程中。要约邀请中的故意,不属于合同欺诈行为。 2、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即要约或承诺表示的意思是虚假的信息,且在合同履行中未就虚假信息予以更正。 3、相对人因受欺诈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