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9
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与民事能力不相适应的合同; 2、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的合同; 3、没有处分权的人签订的处分财产的合同。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生效与否尚未确定,须经过补正方可生效,在一定的期限内不予补正则视为无效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包括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和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缔结的合同。 一、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效力待定合同可以追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
效力待定合同的类型是: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效力待定合同; 2、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行为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之合同。 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除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以外的合同,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事先允许或事后承认才能生效。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要具有效力,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
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后果是: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批准后有效,但纯利益合同或者与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相适应的合同,不需要法定代理人批准。相对人可以督促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善意
我国《民法典》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法典》中两次提到“追认”这个概念。
我国《民法典》中所规定的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有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行为;无权代理行为;无权处分行为以及欠缺债权人同意的债务移转行为等。
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下: 1、定金合同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除非使双方协商一致并达成书面协议。 2、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须承受定金罚则,既交付定金一方违反合同所付定金不予返还,收受定金的一方违反合同应双倍返还定金。
协议离婚有法律效力的情况如下: 1、认定离婚协议自夫妻双方达成共同意思表示时成立,即双方签字时成立; 2、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3、离婚协议成立并不代表离婚协议生效,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如何
认购书没有法律效力的情况如下: 1、购房者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认购书; 2、未符合合同基本条款的认购书。例如,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