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0
购买抵押房购买合同符合条件的有效。 房屋买卖协议作为债权合同,只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协议自成立时生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
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地役权不能单独抵押。土地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的,在实现抵押权时,地役权一并转让。此外,地役权也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是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抵押权的担保范围一般与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是一样的,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法律规定,抵押人对抵押担保范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规定,为担保债
1、概念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提供担保的不动产或其他财产,在债权未受清偿时得处分该财产并就其价金优先受偿的权利。 2、抵押权的特征 (1)抵押权的标的物是主要是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担保的不动产。但是在我国动产也可以用作
土地所有权不可以抵押。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房产土地属于建筑物和建设用地使用权,能办理抵押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海域使用权;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
根据抵押财产的不同,将抵押权分为以下常见七种:1、不动产抵押。不动产抵押,是指以不动产为抵押物而设定的抵押。比如房屋及其不可移动的附属设施。2、动产抵押。动产抵押,是指以动产为抵押标的物而设立的抵押。3、权利抵押。权利抵押,是指以特定的财产
行使抵押权的方法:协议将抵押物折价,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权。抵押品拍卖。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应当订立协议。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出售抵押品。变卖抵押物,是指通过一般的变卖方式,变卖抵押物,从而达到清偿债权目的的行为。正式抵押必须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