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8
刑法设定的假币犯罪类型有六类,分别是: 1、伪造货币罪; 2、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3、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4、变造货币犯罪; 5、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是指银行或
刑法规定,持有假币罪的构成四要素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持有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4种犯罪既遂的类型: 一、结果犯。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诈骗罪等等。 二、危险犯。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等等。 三、行为犯。强奸罪、脱逃罪、诬告陷害罪、偷越国(边)境罪等等。 四、举动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组织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条:出售、购买伪造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货币而运输,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或者货币量在4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起诉。出售假币时被抓
购买假币罪的构成四要件有: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为故意即明知是假币,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流通货币的公信力和金融秩序;客观方面实施了购买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使用假币罪的四要件: 1、主观要件:在主观上必须为故意; 2、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3、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与伪造货币罪侵犯的客体一致。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
使用假币可能会构成犯罪。对于明知是假币而使用的犯罪嫌疑人,根据使用数额多少进行量刑,具体如下: 1、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使用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
假币犯罪的种类包括,伪造货币罪;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变造货币犯罪;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走私假币罪。假币犯罪量刑标准,以持有、使用假币罪,伪造货币罪为例: 1、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
在刑法中,并没有“婚姻诈骗罪”此项罪名,如果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可知,婚姻诈骗主要是行为人以结婚为由非法占有公私财产,使用虚假事实、或隐盖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金额较大,并可以构成犯罪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 1、从犯罪的时间来说,以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