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2
离婚分割财产需要证据。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因此,在诉讼离婚中提出财产分割需要证据,并提出主张的一方应证明财产属性、数量等,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
在一定条件下当事人可以对离婚财产约定分割协议表示反悔。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情形,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协议包含财产分割。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对夫妻财产如何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签订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不是在双方签字时生效的,因此,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生效前,如何办理离婚财产公证成为保证离婚财产
协议离婚后,还可以重新分割财产的。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具体如下: 1、诉讼离婚时漏分的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是涉及到离婚时漏掉的对方的财产,比如漏掉的对方的房产、公司股权、股票等等。 2、离婚后,一方
不是必须要公证的。夫妻双方在婚姻续存期间,如果想要将共同的财产进行分割的需要签署一份符合法律规定且达成协商一致的财产分割协议书。协议书不是必须要进行公证,但是进行公证的协议书会更加受到法律的保护。
注意事项 一、办理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公证,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2)财产分割协议文本; 3)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据。 二、离婚财产
协议离婚的,离婚协议可以公证,但不是必须。对于离婚财产,也就是夫妻共同财产,也可以公证,但同样并不是必须。对于离婚财产的公证,主要目的是经公证确认双方可分割的财产数量和财产权属,如果双方对于离婚财产分割已经达成协议,并且也都清楚财产的具体数
财产共有协议并非必须经过公证才有法律效力,我国目前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要求协议经过公证方可有效。因为协议作为一份合同,主要出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当事人意思达成一致时,协议便成立且有效,除非违反法律相关规定。因此,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
正式办理离婚手续之前,双方都不应当直接分割财产,因为这时候双方仍然处于合法的婚姻关系。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共同共有,不能随便分割。除非一方存在重大理由,才能在婚姻关系程序期间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因此,离婚不需要先分割财产。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