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3
犯罪构成的分类如下: 1、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2、完结的犯罪构成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 3、单一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 (一)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
教唆犯可以独立构成犯罪的。 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毁灭国家机关证件罪的犯罪构成是: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或者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l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毁灭国家机关证件罪; (4)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机关的证件而仍决意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犯罪构成: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三)客体要件: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
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1、主观要件为主观故意。 2、主体为一般主体。 3、客体为国家有关证券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为实施了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款,伪造、
煽动分裂国家罪与分裂国家罪的界限: 1、前罪的行为人多为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后罪的行为人多为影响力较大的政界要人; 2、前罪是出于煽动的故意,后罪是出于组织、策划、实施的故意; 3、前罪是煽动行为,后罪是组织,策划、实施分裂的行为; 4、前罪
分裂国家罪不是和煽动分裂国家罪一样的,两者属于不同的罪名,且两罪的行为表现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分裂国家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而煽动分裂国家罪(刑法第103条第2款),是指煽惑、挑动群众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
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 3、主观上行为人表现为故意; 4、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
变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按照宪法第三章的规定,中国的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
盗窃国家电力犯罪,涉嫌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电力资源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