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2
刑事拘留的期限最长是37天,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
刑事拘留15天有没有案底: 1、一般不会。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处罚,不会留有案底,只会在公安机关留有记录。 2、如果是刑事拘留后如发现属于不应起诉或起诉后宣告无罪的情况不会留案底,但如果行为人确实构成犯罪的,法院判决生效后会有案
在刑事拘留期间犯罪嫌疑人家属是不允许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如果想要得知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可以委托律师为你提供法律帮助,只有律师可以去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询问犯罪嫌疑人关于案件的相关情况。
会。刑事拘留37天会通知家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一般情况公安机关应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只有当出现无法通知其家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其家属可能会妨碍侦查活动时,不会立
醉酒驾驶被刑事拘留的,会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拘留的,马上就释放了,如果认为有拘留必要的,最长可达37天。醉酒驾驶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暂扣驾驶证3--6个月,拘留15天以下;酒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
轻伤刑事拘留最多三十七天;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盗窃罪刑事拘留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十七天。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
刑事拘留和民事拘留的区别在于: 1、法律性质不同,前者不具有惩罚性而后者具有; 2、适用的对象不同,前者适用于犯罪嫌疑人,后者适用于民事诉讼参与人、案外人; 3、羁押期限不同,刑事拘留的时间普遍比民事拘留时间要长。
刑事拘留37天后,可能会有以下情形: 1、逮捕,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经检察院批准逮捕。 2、释放,针对的是无罪或证据不足的情形,即没有证据证实或证据不足以证实其所涉的罪行,应当释放。 3、释放,同时处行政拘留(可以折抵,不需要再执行行政拘留
刑事拘留15天不放人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可能是重大的嫌疑分子。根据法律规定,涉嫌犯罪的刑事拘留一般期限为十四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七日;如果有犯罪证据的要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追究刑事
拘留十天可能属于行政处罚,也可能是刑事强制措施。行政拘留是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一种常用且重要的行政处罚种类。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审判等,采取的行使强制措施。
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取保候审贯穿于刑事诉讼的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因此,刑事拘留后不是说最快什么时候能取保候审,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刑事拘留批捕的最长期限是三十七天,一般情况下,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在这个期限就可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