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8
合同诈骗罪是目的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对认定合同诈骗罪的罪与非罪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合同诈骗罪目的的“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意图全面剥夺他人的财产所有权,或者剥夺他
合同诈骗的表现形式: 1、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 2、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 3、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 4、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 5、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取。常见的作案手段: 1、合同诈骗罪以假乱真“饰耳目”。 2、招摇撞骗“唱空城”。
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基本要件有: 1、客体为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个人或单位; 4、主观方面为故意。 构成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形式有: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无效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到对方
合同诈骗罪的处罚量刑标准是: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为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支付的货物
在合同诈骗罪的共同犯罪中,犯罪分子起的作用不大,或者是只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帮助的,可构成从犯。对于合同诈骗罪的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界定为:即以合同诈骗的方法,非法掌握、控制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收益、处分该财物,形成非法所有的事实状态。 在司法实践中,还应考虑以下诸方面因素。 (一)合同签订前行为人有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
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的认定是:1.合同签订前行为人有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2.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约能力;3.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诈骗行为;4.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5.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我国《刑法》中对于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规定具体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区别:合同诈骗是刑事犯罪的一种,应受刑罚惩罚。民事欺诈是经济纠纷的一种,只能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后果不同。等。关系:合同诈骗罪应当说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式,诈骗罪的特征在合同诈骗罪中也应当具备。从逻辑学角度讲,合同诈骗罪也
假合同是否诈骗要是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有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欺诈行为,骗取数额较大的,可构成合同诈骗罪,要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