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6
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法分子通过哄抬价格、生产销售伪劣口罩等防控物资的,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规定从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如果当事人没有违法所得,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处2万元以上到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
公司超范围经营,登记主管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扣缴、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处罚。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或者经营方式从事经营活动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应依据以下规定进行处罚:《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疫情期间经营者哄抬物价,有以下几种治安处罚: 1、责令改正; 2、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 3、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4、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犯罪情节作为从重处罚依据的情况如下: 1、因违法的方法、手法、时刻等归于违法客观方面的现实特别而有必要从重处分; 2、因违法主体和违法客观方面的现实均特别而有必要从重处分; 3、因违法目标特别而有必要从重处分;等等。
犯罪情节作为从重处罚依据的情况如下: 1、因违法的方法、手法、时刻等归于违法客观方面的现实特别而有必要从重处分; 2、因违法主体和违法客观方面的现实均特别而有必要从重处分; 3、因违法目标特别而有必要从重处分。
个体工商户超出其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会按照无证经营来进行处理,可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
超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是属于无证经营的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给予行政处罚。对擅自改变经营方式或者超越核准的经营范围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擅自经营不准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商品的,没收其非法所
固定单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确定了价格的合同,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调价的,除非出现了情势变更的情形。固定单价合同常见于承包合同中,在这类合同中,承包商承担价格的风险,发包方承担量的风险。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防疫假有工资。防疫假期间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但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且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
可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市场监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严重者还会涉嫌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通常须视具体情况而定,具有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知照性公文。它所宣布的事项都是有关重大的、国内外关注的事项,内容庄重严肃。公告的发文机关一般由级别较高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