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5
如果是因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才不追究刑事责任不是犯罪。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
单位犯罪能构成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等。
犯罪中止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行为人若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情节严重是构成犯罪,是能够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的。《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般来说不正当得利没有刑事责任。单纯的不当得利是民事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不属于刑事犯罪,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是以欺骗手段获取不当得利的,涉嫌诈骗罪,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会构成间谍罪: (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构成间谍罪的,一般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行政枉法裁判罪是严重的,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从事行政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在行政审判活动中作故意枉法裁判的罪行。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是从事行政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
未成年人犯罪如果已满十六周岁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
构成抢劫罪的犯罪中止的,同样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属于犯罪预备的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法律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案例
行为人构成假冒专利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
诈骗罪还钱的,仍要承担刑事责任。诈骗罪属于公诉案件,一旦既遂,就需要判处刑罚,该罪的量刑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