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7
刑事自诉立案后可以撤诉。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撤回自诉确属自愿的,应当裁定准许;认为系被强迫、威吓等,并非自愿的,不予准许。 自诉案件,公诉案件的对称。即自诉人提起诉讼的案件。中国的
一般案件开庭后,如果是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下判决书;如果是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下判决书。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法院开庭后,应当多久下判决书,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但按照法律规定,法院采取简易程序审理的立案后5天内必须送达对方当事人,给对方当事人15日答辩期,期满后即可开庭,3个月内结案。法院采取普通程序审理的立案后5天内必须送达对方当事人,给对方当事人
刑事案件的侦查一般是由公安机关进行的,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则会由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侦查。法律对刑事案件侦查的具体规定是,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
刑事案件立案后可以撤案,但是是有条件的。 满足以下条件可以撤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
刑事案件在一审开庭之后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宣判,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
刑事案件如果符合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在司法机关被关押的刑事被告人提供担保而准予释放的强制措施。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事案件是可以进行异地审理的,但是异地审理不是强制性规定的,同时也不能违背级别管辖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对刑事一审判决不服的,是可以提起刑事上诉的。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可以分为指定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等。异地审理主要是为了有效的预防审判干扰,
就报案而言,是没有期限的。但是刑事案件有追诉时效限制。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