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8
犯罪行为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不满1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
故意杀人罪所保护的法益是人最基本的生命权利,故意杀人是严重的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人一旦开始预备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即构成故意杀人罪,因此属于实害犯类型。预备、未遂、中止可比照既遂犯从宽处罚。一般情况下,故意杀人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离不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基础法定刑规定,法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其如何量刑要在该法定刑基础上,结合实际司法实践案例、案件
故意杀人罪具体怎么判要根据具体情形,但是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一般是指: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 (3)激情杀人,即
故意杀人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或者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司法解释如下: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
故意杀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悔改;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影响。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
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可从轻处罚,一般可保住命。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注意这里用的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如果对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过于普遍地从宽处罚会产生弊病,与预防犯罪的
故意杀人罪有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期限是二十年,因为故意杀人罪的最高法定刑是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根据《刑法》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
故意杀人的认定标准: 1、在客观方面,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别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 2、主观方面。须有非法剥夺别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