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6
行政处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如下: (1)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2)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之次日起计算。分期履行的,从每次履行的最后1日起计算。
合同纠纷,法院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当事人以合同发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会出具判决书,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应当履行判决书的义务,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应当对当事人采取执行措施
裁决书生效后两年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判决书生效之后,一方当事人没有按照规定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审案件的判决书下达之后,有15天的上诉期,超过15天未上诉的,判决书自动生效。 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有哪些 1、申请
被强制执行的后果: 1.被执行人有财物足以清偿相应债务,或者能够履行相应义务,而拒不执行的,会强制执行其清偿,或者作出相应法律行为; 2.被执行人无力清偿的,可能会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法院调解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执行的调解书和其他法律文书,当事人是必须履行的。如果有一方拒绝履行的,则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民事案件中,法院会调解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案件中,如果双方都同意达成调解协议的,都会制作调解书,法
强制执行后仍不履行,拘留的时间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1)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的,可以予以15日以下的拘留; (2)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3)如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对方仍不履行的话,可以告知法院,法院有权
执行立案后7个工作日内通知被执行人。申请强制执行需要提供的材料,具体如下: 1、强制执行申请书; 2、判决书或者裁定书; 3、生效证明; 4、被执行人的送达地址确认书或者邮寄单; 5、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 6、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护。 执行
对于行政强制措施是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包括当事人以对于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为由提起的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期间法定情形下可以继续强制执行。比如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
如果行政调解书已经生效,当事人可以要求强制执行。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的,则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已经申请了法院强制执行,而被执行人没有财物可执行,法院可以中止执行,等有了执行条件再恢复执行。对于中止执行的时效没有限制,一般来讲,只要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都可以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