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0
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由使用权抵押人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地价评估,经土地管理部门确认,核定出让金额后,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可以签定抵押合同。
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抵押人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地价评估; 经土地管理部门确认,并批准抵押,核定出让金数额后,由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签定抵押合同。
划拨土地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但是这并不表示可以无限期、无条件的使用土地。政府根据公共利益需要,可以依法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这时候,原土地适用随之终止。
办理划拨土地使用权转办出让土地的流程如下: 1、持国有土地使用证以及地上建筑物等合法证件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2、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转让的,则与申请人共同协商相关事宜; 3、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使用证划拨办理费用的规定是:3%的契税;3.5%的土地增值税;5.4%的营业税;按评估价补缴20%~50%的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人可以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咨询。
土地使用权转让金是指已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通过将土地使用权再转让的行为因此获得交付的金钱就是土地使用转让金。采取方式多为出售、交换和赠与。
划拨土地使用权,一般没有使用年限的限制。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3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
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收回的。所谓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其实是指土地使用者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无偿取得的或者时缴纳了补偿安置等费用之后取得的没有使用期限所限制的国有土地的使用权。
划拨的土地使用权满足一定条件可以抵押。法律有规定,如果划拨土地的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等条件就是可以抵押的。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能够继承的,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继承,这里的财产既包含不动产、动产、物权、债权、用益物权等,划拨土地的使用权就属于用益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