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法院对起诉离婚立案后,会在立案五天内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 被告收到起诉书后在十五天内答辩,法院会提前三天通知开庭,所以立案最最少要过20天才开庭。
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开庭根据国家规定立案之日三个月之内审结,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开庭之后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来说,法院起诉离婚立案后,立案后5天内向被告提交起诉书的复印件,被告收到起诉书后15天内答辩,法院3天前通知开庭,立案至少20天后开庭。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重婚罪的,法院会在起诉后多少天开庭是没有规定的,但法院要在立案后二月内开庭审理,最迟不超过三个月。
我国民诉法并未直接规定起诉后应当何时开庭,但是对于整个案件的审理期限有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
1、传票上有开庭日期;2、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别的诉讼参与人。按正常程序:七日内送达,十五日内答辩,三十日内举证(以法院举证义务通知书为准)
起诉受理后一般多长时间能开庭,要根据案件性质以及适用程序确定。若属于民事案件,且适用的是普通程序的,在法院受理的六个月内会开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
起诉离婚之后,女方为了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尽量保证证据充分。当事人必须有证据能够证明当前情形符合法定判离情形,法院才会判决离婚,同时,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也非常重要,有了证据才能胜诉,如果没有证据那么一切都是白说;
上诉中院一般在第一判决上诉后三个月内开庭。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