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3
商检徇私舞弊案立案标准: 1、因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发证、错误发证,依法进出口商品不能进出口,导致合同、订单取消,或者外商向我方索赔或者影响我方向外商索赔,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万元; 2、因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造成不合格商品进出
有案不立的构成徇私枉法罪。犯徇私枉法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贪赃
徇私枉法罪一般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对犯本罪的前述人员,一般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
徇私枉法罪是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来立案侦查。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就有司法工作人员,因此因
徇私枉法罪是不应当由监察委立案侦查,其属于我国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范围。《刑法》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
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 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刑法》中关于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的立案规定是: 1、行为人为徇私情、私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不应抵扣的税款予以抵扣,或者擅自决定抵扣不应抵扣的税款,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2、徇私舞弊
商检徇私舞弊案的立案标准: 1、通过伪造、变造等手段,对报检商品的单证、印章、标志、封识、质量认证标志等作虚假证明或者出具不真实证明结论; 2、送检合格商品检验不合格,或者不合格商品检验合格; 3、对明知不合格的商品,不检验出具合格检验结果
徇私枉法罪是由监察委立案侦查。监察委员会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
根据现行司法解释规定: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也就是说当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在3000元以上的,就已经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了。 2、有以下情形
盗窃罪立案标准:盗窃1000元以上就可以刑事立案。对于入室盗窃、扒窃的,只要实施了盗窃行为就构成犯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司法机关是指行使国家赋予审判和法律监督权的机关; 2、客观上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徇私枉法,所谓徇私枉法,是指为了个人目的,故意歪曲事实,违法,为了私利而作出错误判决; 3、主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