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8
工伤认定单位不服无法做伤残鉴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自愿放弃工伤认定,是无效的。无论是人身损害民事赔偿,还是工伤保险,伤残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赔偿标准(计算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不进行鉴定,就不能正确适用法律计算赔偿额度。因此,签订《自愿放弃伤残鉴定协议》与法律规定相悖,属于
需要看此时做的鉴定是什么鉴定。如按工伤赔偿,应先进行工伤鉴定后方可办理工伤伤残鉴定;如按伤害赔偿,可以不经过工伤认定,直接办到司法鉴定所办理伤残鉴定。 因此,在未申报工伤认定的情况下,受伤劳动者要做鉴定,主要是看需要做什么鉴定。在一般情况下
劳动法关于工资发放时间没有规定,具体的支付日期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确定。具体要求如下: 1、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曰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和周工资制的
不发。一般情况下银行周末休息,故不能发工资。工资应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支付工资的周期不能超过一个月。工资支付时间约定在周未的,用人单位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中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在依法定程序处理劳动争议期间的; 2、需要有关部门对相应事故的结论为依据,而有关部门
劳动者在工伤认定之前的请假不能算为工伤假。在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认定为工伤,才能享受工伤待遇,请工伤假。在工伤鉴定前的请假一般以病假处理。
过了一年工伤认定期限的,失去了享受工伤待遇的机会,因为单位的原因没能及时的申请工伤认定,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
工伤认定行政确认的流程: (一)工伤认定程序; (二)工伤受理的行政诉讼程序; (三)工伤认定程序; (四)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程序; (五)确认劳动关系; (六)工伤认定行政复议程序; (七)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程序; (八)劳动能力鉴定等。
双方当事人对工资构成和工作时间有明确约定的,从其约定。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计算基数。 双方当事人对工资构成和工作时间约定不明确,按实际发放工资中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作为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折算
1、拖欠工资这样认定为债务:债是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用人单位有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的义务,用人单位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就形成债务。 3、法律在《企业破产法》中明确规定了企业拖欠
1、申请工伤认定,首先要确立劳动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其它相关证据证明事实劳动关系; 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