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2
如对同一违约事实同时适用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那么赔偿的数额将超过造成损害的数额,此时之违约责任则具有惩罚性,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因此,我们认为,对同一违约事实不能同时主张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
违约金与定金不能同时适用。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第五百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
违约金和赔偿金是不可以并用的。因为如果对同一违约事实同时适用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那么赔偿的数额将超过造成损害的数额,此时之违约责任则具有惩罚性,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所以,违约金和赔偿金只能选择适用。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不能并用。填平原则是我国民事赔偿的基本原则之一,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时,应当按照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同时适用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的,会导致支付的赔偿金额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有违填平原则。
违约金和赔偿金不能并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违约金有很多性质,但最重要的性质是违约赔偿的性质; 2、损失赔偿金额应当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但不得超过违约时预见或者应当预见的损失。可见不支持惩罚性赔偿; 3、违约金与违约损害赔偿是一致的,适
违约金和定金不可以并用。违约金和定金分别是: 1、违约金是指根据当事人的协议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违约的,应当向另一方支付的款项,违约金的数额,法律没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在实践中一般由双方自愿商定; 2、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的履行,
试用买卖的当事人认可约定标的物的试用期间。对试用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不能确定的,由出卖人确定。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
审查违约金是否过高过低于实际损失。对于在合同中同时约定违约金金额和损失赔偿金需要妥善处理。对于解除合同或继续履行合同的请求,并不能对抗履行违约金的支付请求。在适用违约金条款时,注意审查违约金是否过高过低于实际损失。当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
计算合同违约金的方式是,合同中有约定的,按其约定计算;无约定的,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来计算。合同违约金的上限是,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的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违约金和定金不能同时适用。 违约金条款与定金条款是不能同时适用的,属可选择性条款,不可以同时主张。当事人在诉讼中既主张违约金又要求没收定金或双倍返还定金的,不应予以支持。 另外,如果被告自愿按原告请求承担违约责任的,是当事人自行处分自己权利
定金和违约金不可以同时适用。当事人可以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但一方违约时,对方只能够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一般不可以并用。民法典中的违约金具有多种性质,但是最主要的性质是违约赔偿金的性质。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又约定了损害赔偿金,那么违约金的适用就可能与违约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