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8
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倒卖文物罪是指,行为人为了牟利,实施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触犯倒卖文物罪的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被判处罚金。如果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那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被判
可能构成共犯,具体结合案件情况确定。
《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文物管理制度。国家的文物管理制度,主要是以文物保护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法规。关于倒卖文物罪的处罚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转售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认定刑法第326条规定的情况严重:(1)转售三级文物(2)交易额在5万元以上(3)其他情况严重的情况。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
倒卖文物罪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则是
贩卖文物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倒卖文物罪。倒卖文物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倒卖文物罪的判刑如下: 1、如果是个人以牟利为目的,倒卖文物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走私文物罪,指的是个人或者单位违反了海关、以及文物的相关管理保护法规,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国家明文规定的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对象,主要是针对禁止出口的文物,主要的表现是行为人违反海关的相关管理法规,非法携带、运输、或者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