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8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 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
不是,是应发工资,并且计算应发工资时应该减去一些不纳入社保的项目。社保不同于其他的保险,社保的风险比较小,对保险人经济利益等的有切实的保障,且其具有普遍性,所有的社会劳动者都要缴纳。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三条、第五条的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社保缴费基数也叫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
3000工资表示你的社保就是按照3000这个标准去缴费的。即单位用3000元作为你的个人工资标准为你购买社保,至于你真实的工资也许不是这个数字。
社保缴费基数不一定是工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社保缴费基数是以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在特殊情况下,社保缴费基数也是有所差异的。特殊情况是指职工基本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或者高于上一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0
公积金基数不等同于工资,公积金是以工资作为基数来算的,如果一个月工资 3500,缴存比例10%那就是350一个月,公司交 350,自己交350。以此类推,如果工资增加或者缴存比例调整公积金都会发生变化。
社保基数是应发工资。定义如下: (1)所谓的社保基数就是指的社保缴费基数,一般大家在缴纳社保时,都是根据社保缴纳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缴费的; (2)社保基数是职工的应发工资;应发工资是所有职工劳动所得的现金总和,也称之为税前工资。 社保
劳动合同要约定薪资。《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
劳动合同中需要约定工资。工资约定不明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