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行政许可的设定: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法律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2、国务院可以通过制定行政法规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 1、法定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2、公开、公平、公正原
在刑事案件中,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的期间一般包括: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
行政许可的设定不是机关可以决定的,而是法律法规设定行政许可后,由行政机关具体实施。能够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法律没有设定许可时,行政法规也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法上的期限计算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为二年,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
行政诉讼法上诉期限的计算方式是:当事人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行政处罚法》中的追诉期限为二年,根据明文规定,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超过该期限的,不再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行政诉讼法上诉期限的计算: 1、期限为十五日内。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期限为十日内。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对当地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表示不服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后的十五日内,上诉到上一级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如果是对当地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不服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后的十日内,上诉到上一级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第一审的期限为3个月,如有特殊
通常情况下,行政拘留时间期限的计算一般是以天为单位计算的。行政拘留时间通常从收拘当天到第2天算是1天,期限一般是10天以内。较重的,拘留不超过15天,合并执行天的时间不会超过20天。行政拘留通常是法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
鉴定期间不计入审限的规定为: 1.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 2.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而对被害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则应当计入办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