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
一般情况下,刑事拘留期满,公安机关或放人或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能不能放人或办理取保候审,要根据案情来定。办理取保候审可以财保,也可以人保。财保交的保证金,在解除取保候审时会如数退回。
羁押期间能取保候审,但是应当有以下情形之一: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
羁押期间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就可以取保候审。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
变更羁押期限至30天的条件是符合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一般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自拘留以后延长至30天。其实一般情况下,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应该是拘留以后的三天之内,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延长1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刑诉法押回再审的期限规定的是在三个月之内必须要审结完毕,情况特别复杂的最多可以延长三个月。对于再审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是必须要派遣相关的人员出庭参加的,且通常情况下再审这种刑事案件属于上下级人民法院必须要沟通好的,被允许押回再审的案例也相对较
侦查羁押期限,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中被逮捕以后到侦查终结的期限。一般刑事案件羁押时间最长是37天,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
民警办案超期羁押的,应当立即向检察机关申诉。根据《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办法》的规定,当事人发现同级办案机关超期羁押的,立即报经本院检察长批准,向办案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发现上级办案机关超期羁押的,及时层报上级办案机关的同级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全面审查案件事实、证据,不因认罪而降低证明标准。依法不批捕8.8万人、不起诉20.2万人。审前羁押从2000年占96.8%降至2020年的53%。全年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超过85%;量刑建议采纳率接近95%;一审服判率超过95%,高出
案件审理期间可以办理办退休手续。案件的审理不影响办理退休手续。根据法律规定,满足一定的条件后应当退休。如: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延长羁押期限的规定是: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对于重大复杂案件的,可以延长二个月。羁押期限,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中被逮捕以后到侦查终结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