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30
刑事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并且这种反映表现的领域和强度,与一个国家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现代犯罪的类型有很多种,刑法中对于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②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这两种情况都构成故意犯罪。
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形有: 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 2、利用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 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 4、造成多人
特殊累犯是相对于一般累犯而言。成一般累犯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和后罪都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五年内再犯后罪。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
故意杀人罪的特征有: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在
叛逃罪的概念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有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叛逃罪的特征包括: 1、行为人在履行公务期间撤离岗位,叛逃或者在境外叛逃; 2、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叛逃行为,并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就成立本罪
故意杀人罪的特征是: 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故意杀人罪的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故意伤害罪的意思为:针对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伤害,但希望或放任这一事件,从而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的主观心理状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