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8
过失决水罪构成要件具体规定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主观要件,本罪
过失决水罪的法条及司法解释为:行为人犯过失决水罪的,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决水罪是指过失决水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失火罪爆炸罪决水罪的犯罪主体为以下几点: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
过失决水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过失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要件即行为人出于过失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决水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包括: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要件即行为人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
过失决水罪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因为过失,导致决水,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该罪在主观上要求行为人是过失的心态,在客观上要求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决水,损失惨重的情形。
过失犯罪不成立累犯。成立累犯必须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是不成立累犯的。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过失犯罪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在意志因素上,表现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状态。 2、在认识因素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或只是预见到在他看来并非现实的可能性。 3、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有: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关于过失决水罪的构成要件的具体规定是: 1、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 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主观要
过失决水罪的构成特征主要包括: 1、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 2、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3、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方面是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过失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不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至于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根据规定,虽然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但不是故意或者过失造成的,而是不可抗拒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