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2
如果企业单方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拒绝;或者与企业协商一致后,同意变更。但是变更要采用书面形式,并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要由双方当事人各持有一份。
一是协商解除,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是过错解除,即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等法定情形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劳动合同的期限届满;劳动者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被宣告失踪;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单位被宣告破产、被责令关闭、吊销、撤销等情形。
劳动者不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在劳动合同开始履行但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因订立劳动合同的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原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修改、补充的法律行为。比如,变更工作地点,调整工作岗位,调整工资等。
劳动合同变更时企业应关注的问题:预先在规章制度中设计合同变更制度;劳动合同中规定可能出现条款变更和岗位调整等事项,并明确约定在用工双方协商后可对原劳动合同内容进行变更等;妥善处理合同变更出现的纠纷;其他。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注意事项:如果是无过错性辞退员工,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员工本人或向其支付代通知金;如果是过错性辞退,则可以立即与员工解约,但要为其结清工资;以及符合法定的补偿情形时,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企业要解除劳动合同要注意的事项包括: 1、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2、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等行为的,企业提出解除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等其他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劳动者,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非过失性辞退,除了支付经济补偿,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违法辞退劳动者,以经济补偿为标准支付两倍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劳动合同中可以设定违约金的两种情形的同时,还规定了两种情形下违约金支付的具体标准: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
企业在劳动合同变更时应关注下列问题: 1、完善劳动合同条款,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2、预先做好制度设定,包括工资岗位等; 3、妥善处理合同变更出现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