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6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特征如下: 1、侵权对象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向司法机关或者有关组织作虚假证明或者帮助隐匿、毁灭、湮灭罪迹,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制裁; 3、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即明知是罪犯,帮助他们掩盖罪行,
犯罪构成的特征具体如下: 1、犯罪构成是犯罪的一系列要件的总和; 2、犯罪构成是违法性与有责性的的法律标志; 3、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应为: 1、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2、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应当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 3、犯罪客体是公共秩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无事生非等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特征: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本
适用的条件包括以下: 1、涉嫌交通肇事罪,一般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1、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2、主观上存在过失。至于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根据案件的具体体现,认真查明和分析行为人的年龄、教育程度、专门知识、工作经验、技术水平、担任的职务、所负的责任等
过失损毁文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表现为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对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要件,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罪责任认定的标准为: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
过失犯罪有以下两种情形: 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
对于过失犯罪的性质为: 1、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 2、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 3、过失犯罪行为本身具有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 4、法律明确规定的,才构成犯罪。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
法定的过失罪,大致上分为两类:第一类,从名称上即可推断是过失犯罪的,如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第二类,从刑法条文中可推断是过失犯罪的,如交通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等。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过失的两种类型具体包括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犯罪,法律规定的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