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8
现行刑法中没有资助恐怖活动罪,只有帮助恐怖活动罪,该罪的认定标准是: 1、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 2、主观上是故意; 3、客体是国家的安全和不特定的人的安全; 4、客观上表现为实施恐怖活动的组织或个人自愿无偿提供资金、物
帮助恐怖活动罪的判刑为: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 3、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
帮助恐怖活动罪需要以下要素: 一、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犯罪对象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不具体; 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4、犯罪客观表现
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
帮助恐怖活动罪能判死刑,没有明确条文。但是犯该罪满足以下条件是可以减刑的:自首成。自首之后主动揭发同谋或者其它犯罪者,帮助执法人员破案的行为。
公安机关对调查的恐怖嫌疑人的约束管制具体如下: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定期向公安机
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对他人的财物进行诈骗的行为。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再次,成立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仍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经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诈骗金额的大小判刑。个人、团伙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