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1
根据其所犯罪名,在比照既遂的量刑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首先,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法律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
认定为构成共同犯罪需满足下列条件: 1、有2人以上的犯罪行为人; 2、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 4
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
满足下列条件才能认定为构成共同犯罪: 1、有2人以上的犯罪行为人; 2、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
一、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所谓的单位共同犯罪。 3.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
单方认为的共同犯罪不是共同犯罪。理由如下: 1、单方认为的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 2、根据《刑法》第25条第一款对共同犯罪的定义: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
单方认为的共同犯罪不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单方认为的共同犯罪属于片面共犯,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不具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的要件,因此不
教唆未成年犯罪一般是共同犯罪。但是如果构成间接正犯,不是共同犯罪,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时候不是教唆犯而变成间接正犯。
超出共同犯罪的行为叫实行过限。在共同实行犯中各个共同犯罪人之间没有行为上的分工,都是直接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如果其中有人实施了超出预谋的犯罪行为,对此超出预谋的行为,其他人不知情,则不知情的人不负刑事责任,由实行过限行为
共同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间接正犯不属于共同犯罪。 间接正犯是指利用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犯罪的行为。间接正犯的正犯性,主要表现在处于优势地位的间接正犯对于被利用者的支配性,是因为年龄、责任能力的限制不可能知情,也可能是因为被欺骗、被蒙蔽而无法知情。 直接正
要看具体情形。口供一致定罪的前提是同案人的口供相互印证,又能排除诱供、逼供、串供等情形。根据被告人的供述、指认提取到了隐蔽性很强的物证、书证,且被告人的供述与其他证明犯罪事实发生的证据相互印证,并排除串供、逼供、诱供等可能性的,可以认定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