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9
如因工伤被认定为工伤,应先确定伤残等级,然后根据伤残等级计算赔偿金额,再与单位协商赔偿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维护其合法权益。 工伤职工可以根据用人单位是否缴纳工伤保险获得以下赔偿: 1、用人单位依法为工伤职工缴纳工伤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3、设区的市级劳
一、由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向社保局申报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申报由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在一年内申报工伤认定。 二、工伤认定后,凭医疗发票、费用清单、病历资料去社保中心报销医疗费(一般由用人单位去办理),凭医院证明在单位报销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职工遭受职业伤害,由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工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十五条、十六条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四川省的调整,伤残一级至四级(含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人员,每月增加伤残津贴194元。伤
先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劳动能力等级核算赔偿数额,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与单位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职工遭受职业伤害,由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工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处理工伤事故的具体流程:劳动者、用人单位等适格主体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及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资料去及时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后按以下流程报销: 1、进行工伤认定,提交工伤认定通知书,《因工伤残证》,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提供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相关医疗诊断证明材料。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
到社保中心查询,需要携带个人身份证; 上网查询,可以通过工作所在城市的社保业务网或是政府的劳动保障网进行查询,部分城市可以通过城市的便民APP或是微信进行查询; 电话查询,可以拨打12333进行查询。现在查询的方式越来越便利,选择适合的查询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3、设区的市级劳
工伤认定的流程如下: 1、申请人备齐工伤认定申请表和职工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到社保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机构工作人员受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审核; 3、机构决定受理的,出具受理文书,并送达申请人; 4、机构经审查和调查取证,作出工伤认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