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2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医疗主管部门报告;医疗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及时了解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 2
非法行医和医疗事故的区别: 1、前者的主体是不具有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而后者的主体是已经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 2、前者的心理态度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后者的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 3、非法行医以该诊疗行为不得为之为前提,医疗事
医疗事故索要医疗事故保险费是有时间限制的。人寿保险的索赔时效期间为五年,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其索赔时效期间为二年。另外,索赔医疗事故保险费的,最好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进行。
发生医疗事故,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一般应该向医疗单位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美容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和一般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相同。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双方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 2、专家鉴定成员根据需要向当事人提问。 3、双方当事人退场。 4、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
整形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方法如下: 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 3、调解不成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构成医疗事故的条件: 1、事故发生在诊疗活动中。诊疗过程包括使用药物、报告病情、看护、注射、诊断、输血、手术等; 2、医务人员存在过错或过失行为; 3、造成患者损害; 4、其他条件。
一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凋解决;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解决;三是通过诉讼解决。这三种方式的顺序既不能颠倒,也不能并行而是有先后次序的,即首先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其次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再次是经人民法院受理解决。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以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