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8
合同只要内容合法,一般都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 1、签订合同的行为人应该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内容为双方真实意图的表达。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是双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真实的意愿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生效与否尚未确定,须经过补正方可生效,在一定的期限内不予补正则视为无效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有三种: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合同。 2、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3、无代理权
公司的合同专用章和公司公章,在代表该公司对外签订合同时,均产生法律效力。对合同当事人而言,合同上加盖合同专用章,表明双方当事人对订立合同的要约、承诺阶段的完成和对双方权利、义务的最终确认,从而确定了合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而成立,并对当事人双方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签订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满足以下条件即有效: 1、合同双方主体意思表示真实; 2、合同双方主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 3、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 4、合同形式符合法律相关要求; 5、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
以担保合同为例,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 1、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2、主
判断租赁合同效力的方式如下: (1)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 (2)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只要法律法规不禁止出租的房屋,都可以依法出租; (3)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 (4)是否进行过
是双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真实的意愿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一)、有效合同 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从目前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都没有对合同有效规定统一的条件。但是我们从现有法律的一些规定还是可以归纳出作为一个有效合同所应具有共同特征。 1行为人具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