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4
刑法中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立案规定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抢夺、盗取国有档案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
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犯罪构成有: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 3、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4、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的犯罪构成有: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 3、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4、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1、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赃、退赔的; 3、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4、盗窃家里人财物,数额较小的
境外窃取情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客观方面为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
如果数额在一千元及以上的,盗窃预备行为属于犯罪,但对于该预备犯的处罚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 盗窃预备有时会与盗窃罪未遂产生混淆,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盗窃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主体是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故意;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是共同实施了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不构成犯罪的情形一般会有: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 2、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3、没有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的行为。 犯罪是指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做出违反法律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下列情形构成非法行医: 1、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2、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3、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4、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5、个人未取得《医
犯罪构成的要素包括的内容如下: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
盗窃财物不认定为犯罪的情形: 1、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赃、退赔的; 3、主动投案自首的; 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盗窃罪认定的情形有: 1、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