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0
行政处罚的时效性为二年,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或者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为五年。该时效性的认定应当由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行政处罚诉讼的时效性:如果当事人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起诉的,诉讼时效为十五日;如果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直接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律另有规定的则除外。
行政处罚的时效是两年,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诉讼不适用时效中止。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
适用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的主要原则包括了:处罚法定原则、处罚公正原则、处罚公开原则
行政处罚适用原则具体如下:处罚法定原则;处罚公正、公开原则;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救济原则;处罚追究实效原则。
行政处罚的设定的范围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设定任何种类行政处罚;国务院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委规章可以设定警告
如果当事人有下列情形的,就应当适用行政处罚法中的减轻处罚:主动消减危害后果;能依法证明自己受到胁迫或诱骗的;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行政违法行为的;或者立功的等。
不是。行政处罚并不是刑事处罚,不管行政处罚多少次都不会构成累犯的。《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
行政处罚时效期限为2年。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违法行为,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5年。
行政处罚适用的基本要求: 1、行政处罚适用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违法行为客观存在。 2、行政处罚适用的主体是享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3、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
1.行政处罚除了可以适用于自然人之外,还可以适用于企业和单位,那么对于单位来讲,如果要受到行政处罚的话是需要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惩罚方式的,通常来讲叫做警告,责令停产停业,或者是暂时扣留,甚至可以吊销行政许可证。 2.行政处罚的这个适用范围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