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怀孕期间有权不加班。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
怀孕期间有权不加班,根据法律规定,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
怀孕期间不上班,多次旷工的属于严重违法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辞退,并且不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劳动者在孕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是劳动者未有法定的过错行为。
每周加班时间不得超过十八个小时,每天不得超过三小时,如果单位的确有劳动任务安排员工加班的,需要给员工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的,加班工资要是平时工资的三倍以上。如果单位对员工长时间加班,员工有权提出抗议。
怀孕6个月可以拒绝加班。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
劳动者怀孕6个月,能拒绝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需要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且要与劳动者、工会协商一致、劳动者不愿意加班的,可以直接拒绝。且对于孕期的劳动者,单位还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减轻其劳动量。
劳动法规定孕妇不可以加班。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 所以根据上述规定,上下班途中伤亡认定为工伤需具备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第一,必须是合理时间、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第二,伤害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