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提起公诉的法定条件是: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2.证据确实、充分。证据是认定犯罪事实的客观依据;3.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还必须排除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一)提起自诉的主体须是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一般而言,自诉由被害人提起。 (二)提起自诉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人。 (三)案件应当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范围,受诉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 (四)应当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有足够证据证明被告人犯
提起抗诉的条件主要有: 1、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 2、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质证即作为裁判的根据的; 3、法院审判活动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影响公正裁判的; 4、判决
提起自诉的条件如下:首先必需有合适的自诉人,在自诉案件范围里遭受犯罪行为的被害人,有权利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自诉;有明确的被告人诉讼请求,要明确提出控诉的对象;属于自诉案件范围当中的,被害人有证据明的轻微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人身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3、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下面我将针对反诉提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的问题,做简单分析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13条:“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反诉适用自诉的规定。” 2、刑事诉讼中的反诉,是指自诉案件的被告人作为被害人控告
诉讼被告要提起反诉的时间一般是在举证期限之前提起,法律对此的规定是在一审程序中,应在一审辩论终结前提出,而在二审程序中,二审法院可以调解,调解不成,告知另行起诉,但双方当事人同意由二审法院一并受理的,二审法院可以一并裁判。因此当事人要对诉讼
追诉时效期限终止条件是司法机关对案件立案后,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追诉时效期限是没有终止的,但可以延长追诉时效,司法机关对案件立案后,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起诉人具有原告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原告起诉需明确指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