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2
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具体作出了如下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十二周岁的,
犯罪预备的量刑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的行为人在犯罪阶段上主观方面应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应表现为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认定犯罪预备的方法: 1、在确定犯罪准备时,必须区分犯罪准备和犯罪准备阶段。犯罪准备是行为人行为的停顿状态,犯罪准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过程; 2、在确定犯罪准备时,必须区分犯罪准备和犯罪意图。犯罪意图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之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揭
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具体如下: 1、不满14周岁的人,处于完无刑事行为能力阶段,不对任何刑事罪行负责; 2、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处于相对刑事行为能力阶段,只对自己实施的一些严危害社会行负刑事责任; 3、年满16周岁的人,处于完全刑
(一)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应当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行为人年龄不满14周岁的,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一概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
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根据刑法规定,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
犯罪预备的中止不一定追究刑事责任,要看是否造成了损害后果。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是指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的中止是否追究刑事责任,要看具体案情。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属于以下三种情况,由司法机关对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丢失、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病案和有关资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2)医务人员由于极端不负责任,致使病员死亡,情节恶劣已构成犯罪的; (3)借口医疗单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即根据从犯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和从犯本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具体情况, 比照主犯或者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从犯包括以下两种人: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