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如果当事人在主观上没有故意诈骗的,不能认定为诈骗行为,不应该按诈骗罪对当事人进行起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合同诈骗构成合同诈骗罪的界限是: 犯罪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主体是自然人或单位;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
不算诈骗。 1、如果没有合同,但是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的,仍然要按照诈骗承担刑事责任。 2、如果有合同的诈骗,合同是诈骗行为的一个手段,具体到刑法中的罪名就是合同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
1、虚构主体; 2、冒用他人名义; 3、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文件的; 4、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5、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
1、本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主观方面是过失。如果行为人是与对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伙诈骗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则是诈骗的共同犯罪而不再是本罪。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
1、犯罪主体要件;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主体不能构成本罪。 2、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因为
不能,无效合同一般不能作为合同诈骗立案的依据,造成合同无效的原因有很多,但不是合同无效就属于合同诈骗的,合同诈骗要求行为人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构成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要件具体如下: 1、犯罪主体要件;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主体不能构成本罪。 2、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
构成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要件具体如下: 1、犯罪主体要件;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主体不能构成本罪。 2、犯罪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以下行为属于合同诈骗: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
构成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1、犯罪主体要件;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的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特殊主体。其他主体不能构成本罪; 2、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也就是说,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国家利益造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