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有十五天,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时,首先要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判决不服时财,才提起劳动诉讼。所以追讨劳动报酬首先适用的是仲裁时效,而申请仲裁的期限是一年。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劳动争议一般都是适用仲裁时效,一般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提取诉讼,诉讼时效为3年。也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
请求确认劳动关系的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因为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的行政诉讼时效期是若是直接起诉的为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算。若是经过复议之后再起诉的,期限为收到复议决定书之后的十五日内。
劳动报酬包括以下范围:津贴和补贴;奖金;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不
追索劳动报酬诉讼费原告出,一般是原告在立案时向人民法院缴纳相关费用,案件审理结束后,判决会明确案件的诉讼费用由谁承担,一般由判定输的一方承担损失后果,承担诉讼费用。
劳动纠纷必须要先申请仲裁,劳动纠纷适用仲裁前置,因此适用的是仲裁时效,而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对于超出了仲裁时效的申请,一般不会进行受理。
1、劳动仲裁申请时效:2008年5月1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劳动裁决送达之日起15内向人
房屋产权诉讼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涉及到不动产物权和登记返还财产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股权变动的诉讼时效如下: 1、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2、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持有的股份; 3、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