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2年。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
诉讼效指民事权利受侵害权利定效期间内行使权利效期间届满民院权利权利再进行保护制度律规定诉讼效期间内权利提请求民院强制义务履行所承担义务定诉讼效期间届满权利行使请求权民院再予保护值注意诉讼效届满义务虽拒
1.如果遗嘱有效,其他人侵犯遗嘱指定的财产,遗嘱继承人应当自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2年内起诉,不知道的,起诉时间最长不超过20年。 2.超过20年后,还可以起诉,但是案由不是遗产继承而是确认所有权了。
诉讼时效为三年。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根据刑法第261条的规定,遗弃罪的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根据犯罪追诉时效的一般原理,遗弃罪的追诉期为“经过5年”(刑法第87条第2款)。即经过5年,法律就不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义务人不按约定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最好在三年内到人民法院
诉讼时效是二十年的情形法律并没有统一规定。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
合同有效诉讼期为三年,但是超过诉讼期间的话,当事人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因此,在法律没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