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6
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劳动争议依法包括以下争议: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4、因工作时间、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福利、培训及劳动保护发生;5、因劳动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
劳动争议判决书应当写明:原被告及其委托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单位名称、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代理人的姓名、职务;起诉的理由、争议的事实和要求;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判决结果
外国人劳动争议,如果是在中国境内的,则适用中国的相关法律。如果是仲裁的,由合同履行地或者单位所在地的仲裁机构管辖。如果是起诉的,可以由合同签约地,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管辖。
发生劳动争议的处理办法: 1、双方协商处理; 2、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
劳动争议指的是,劳动者与其所在单位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产生的纠纷。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劳动争议依法包括以下争议: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4
行政诉讼中看协议可不可诉: 1、可诉的协议一般指具体的行政行为所作出的协议,例如交警开罚款单,如果被罚款人员认为没有违章不应当受到处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消该处罚; 2、不可诉行政行为,是指被明确排除、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所产生的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我讲一下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一、申请调解。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 二、受理调解申请。调解组织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及时对调解申请进行审查,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三、开展调解。调解委员
劳动仲裁程序第一步:当事人申请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 劳动仲裁程序第二步:审查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有以下几种情况: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因为要确认双方所产生的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争议。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因为要签订、履行、更改或者解除现有的一个劳动合同而产生的争议。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因为劳动者被除名、辞退和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