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4
绑架罪嫌疑人的范围: 1、嫉妒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伺机损人利己的人; 2、与事主或被绑架人有矛盾冲突,伺机报复、要挟的人; 3、直接或间接了解事主或被绑架人的经济状况,事发后有反常表现的人;等等。
立案侦查不是一定会定罪,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能立案。
报案人如何知道是否立案侦查:报案人只能到自己报案的公安机关去查询是否已经立案侦查,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相关规定,并没有规定公安机关在决定立案侦查的情况下必须要及时的告知报案人。但是,公安机关一般情况下在7天之内才会决定是否立案,报
1、刑事案件在立案侦查阶段,人民法院是会参与的,例如一些刑事自诉案件中,当事人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进行侦查。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
立案侦查才可以讯问,询问必须要按照规定进行,首先进行询问的必须是人民检察院或者是公安机关;然后再进行询问的时候侦察员最少是两个人;再然后进行询问的过程中,要先问嫌疑人是不是有违法行为,并让嫌疑人陈述事
可以向公安机关机关直接咨询处理,立案侦查是公安机关接到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受理后经领导批准,立为刑事
立案侦查属于立案调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经调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核实收集和检索的证据材料。
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对立案后,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期限作出规定。逮捕嫌疑人之后的侦查期限,一般是2个月,特殊情况下经依法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到5个月。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需要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
刑事案件侦查立案后的处理,分情况而定。撤销案件,根据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根据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
绑架罪的定罪标准: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