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13
侵权行为的基本类型包括侵害人身权的行为、侵害人格权的行为、侵害财产权的行为等。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可以认定当事人的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的条件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包括: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
属于家庭暴力的情形: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具体的表现: 1、在订立合同时,订约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利益严重失衡。 2、合同一方具有明显优势,或另一方处于危困状态、无经验、缺乏判断力,或草率行事。 3、获利方主观上存在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无经验,故意牟取不正
对于受害人所作出的侵权行为的基本类型包括: 1、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 2、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 3、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 4、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5、侵害身份权的侵权行为。
在我国中商业主体之间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倾销、不正当有奖销售和诋毁商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
不能委托代理的行为包括: 1、法律规定必须亲自执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违法、侵权等; 2、当事人约定不能由他人委托代理实施的行为; 3、根据其行为性质,只能自行实施,如结婚、离婚、收养、遗嘱设立等。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我国《民法典》中所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一般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以及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特殊形式。各形式均可以构成民事法律行为。
行为人为犯罪嫌疑人作假证明包庇的,会构成包庇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属于事前通谋情形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侵害隐私权的常见行为如下: 1、非法对他人的行踪、住宅、居所等进行监听、监视。 2、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3、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4、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