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18
入室盗窃是指行为人通过潜入受害人家中窃取财产的行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产的,构成盗窃罪,具体包括: 1、盗窃金额是指行为人盗窃的公私财产金额; 2、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以巨额财产或者国家珍贵文物
盗窃罪的行为有: 1、窃取大量公私财产,大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来确定。盗窃公私财产的价值接近大量的起点; 2、多次盗窃,根据司法解释,一年内入户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视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但这太绝对
盗窃罪的行为有: 1、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2、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3、入户盗窃; 4、携带凶器盗窃; 5、扒窃; 6、多次盗窃,即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
(一)盗窃价值3000元(二类地区2000元)为“数额较大”,两年内三次盗窃的,入户盗窃的,携带凶器盗窃的,或者扒窃的,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盗窃价值10万元(二类地区6万元)为“数额巨大
盗窃罪的行为种类如下: 1、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2、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3、使用投毒、爆炸方法偷鱼的犯罪性质问题。如果是出于盗
刑诉法释放的解释条件有:不致再危害社会,罪犯在执行期间一贯表现好、认罪服法、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等;有特殊情况,是指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盗窃对象的特征分别有:盗窃对象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盗窃对象应当是能够被人们通过秘密手段利用支配或转移的财产;盗窃对象应当是他人的财产;法定其他特征。
盗窃罪司法解释: 1、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2、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
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 1、已满16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赃、退赔的; 3、主动投案的 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5、其他情节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减刑的相关司法解释如下: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减刑起始时间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应当执行一年以上方可减刑;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应当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减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应当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
盗窃罪行为种类有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盗窃公私财物;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
构成盗窃罪的行为是: 1、多次盗窃。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 2、入户盗窃。入户盗窃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产,还侵犯了公民的住宅。 3、携带凶器盗窃。行为人携带凶器盗窃,对他人的人身形成严重威胁。 4、扒窃。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窃取
构成盗窃罪的行为有以下这些: 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2、多次盗窃的,所谓多次盗窃,应为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 3、入户盗窃,不论次数,不论盗窃价值的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4、携带凶器盗窃的; 5、扒窃。